攀枝花作为“阳光花城”,一年四季阳光明媚、花红柳绿。秋冬季节阳光灿烂、气温适宜,非常适合室外学习。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攀枝花独特的气候优势,建设富有亚热带特色的花园式图书馆,吸引全校师生走进图书馆,爱上阅读、享受阅读,充分发挥图书馆环境育人的功能,是学校图书馆人一直努力和奋斗的方向。



我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8514平方米(不含档案馆),现有图书文献总量488.93万册,其中馆藏纸质图书143.19万册,电子图书345.74万册,形成文、理、工、经、管、法、医相结合的、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藏书体系。收藏《四库全书》、《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》等古籍图书5000册。设有图书文献库10个,特藏文献库1个,廉洁文化特色文献室1个,基藏文献库1个,过刊文献室2个,阅览室23个,阳光室外阅读区10个,阅览座位共计3750个。


图书馆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文献信息服务,每天早上7:30至晚上22:00开放,周开放时间101.5小时,寒暑假正常开放,电子资源全天24小时开放服务。图书馆实行“大流通、全开架”模式的“藏、借、阅、询”一体化服务,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,校园网内各类书目文献信息网上检索、图书续借和电子资源网上阅读。


目前,由13片阳光室外阅读区构建而成的“花园图书馆”已初步建成。阳光室外阅读区分别建设于图书馆建筑一楼至七楼的13片室外空旷区域及露台,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,设阅览座位共1000个。阳光室外阅读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朗读和讨论学习的功能区,使得图书馆的室内学习区与室外朗读讨论区得以区分,读者服务功能定位更加多元,服务内容更加丰富。


在区域布局上,阳光室外阅读区强调花园的错落有致、特色各异。其中,一楼阅读区的中庭阅读区主要栽种桂花、夜来香和茉莉花等,清风苑主要栽种了青竹和苏铁,有桂花园阅读区和清风苑阅读区;三楼阅读区主要栽种三角梅、茉莉花等,有三角梅园阅读区和茉莉花园阅读区;四楼阅读区主要栽种月季花、栀子花等,有月季花园阅读区和栀子花园阅读区;六楼阅读区主要栽种炮仗花、藤蔓、鸡冠花、吊兰等,有炮仗花园阅读区和鸡冠花园阅读区;七楼阅读区主要以栽种藤蔓、欧洲月季、炮仗花、三叶草等,有炮仗花园阅读区、绿园阅读区。一排排书架、一册册图书,透露着满满的文化气息。花有四季,陪伴同学们的除了书籍,还有各色鲜花。

在花木种类上,阅读区花木种都是精选的富有亚热带特色的植物,种类多达18种。花木巧妙搭配、交相辉映,不仅植株种类各具特点,而且花色花期也不尽相同,充分展现缤纷艳丽的自然生态景致;阅读区中安置的铁艺桌椅巧妙布局、精心设计,不仅适宜室外日晒雨淋的环境,而且颇具现代艺术的风范,与阳光室外阅读区的花木辉映,构建起四季花语、芬芳无限、典雅舒适的“花园图书馆”。

在后勤专人常年精心养护下,阳光室外阅读区藤蔓萦绕、鲜花灿烂、空气清新、视野开阔,阳光下一片一片娇艳盛开的鲜花、一墙一墙绿意盎然的藤蔓,与馆舍周围人工湖、草坪、植物、亭台以及馆舍中庭花木、室内罐装小植物等相得益彰,共同构建花园图书馆的自然之美和生态之美,尽显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无限美好,使读者放松心情,缓解压力,安心、静心、舒心、养心。在这室外学习的理想之地,学生可以尽享阅读的美好,感受学习的魅力。


图书馆花园式的环境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,在学校“大学生需求调查报告”中,学生对图书馆现有状况的满意度非常高。阳光室外阅读区的建成在增加图书馆阅览座位的同时,丰富拓展了图书馆服务功能,美化了阅读环境,为校园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增色添彩。如今,图书馆经常座无虚席,资源利用率和环境利用率大幅度提升。2019学年度学生外借图书量均达13册/生/年,全年读者到馆人数超过140万人次,电子资源访问量达到4380万人次。我校图书馆建筑面积虽然仅有1.68万平方米,但充分发挥了“小体积、大能量”的作用,充分彰显了图书馆人的初心使命!
(编辑/何中勇;审核/肖国玉)